关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些资料(3)

September 17th, 2005

公司占领的殖民地和时间:
1605年,安汶岛(香料群岛中最重要的岛屿);
1619年,巴达维亚(雅加达);
1624年,福摩沙(台湾,1662年被郑成功赶跑);
1638年,锡兰(斯里兰卡);
1641年,马六甲;
1652年,毛里求斯和开普敦;
1663年,印度的Cochin;

公司取得的其他主要外交成果:
1641年起独家垄断了日本的对外贸易;
在泰国、印度的苏拉特邦、也门和波斯的港口设立了自己的贸易代表处。

公司的辉煌数字: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将近两百年间,总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约有100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前往亚州地区。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二万五千名员工,一万两千名船员。
到了1669年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五万名员工、与一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
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当时的10盾约等于1英镑,而1660年代荷兰一位教师的年薪约280盾,光阿姆斯特丹一地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

关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些资料(2)

September 17th, 2005

公司的成功与国际化运作
公司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成功的垄断了香料贸易,而这是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利润最高得的领域。通过一系列勇敢的行动,公司取得了在香料群岛的独占地位。利用这种完全的垄断地位,公司完全控制了香料的生产。通过控制产量抬高价格,公司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保证了香料贸易的高利润。(如为了控制产量,公司强令印度尼西亚人在安汶岛上扩大种植丁香的面积,而把安汶岛以外的所有丁香树一律砍倒,而且对香料一律统购统销。一个非常好的垄断案例。)
公司的成功还被认为与公司亚洲总部的创始人Jan Pieterszon Coen密切相关。Coen是一个图谋长远的人。因为从欧洲到亚洲的路途远,时间长,风险很大,这就使得贸易中转站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债务负担很重;Coen通过让公司开辟新的航线,参与到东方贸易圈中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参与东方贸易圈,公司可以在东方的内部贸易中筹集到足够的流动资金,从而化解了公司的风险。另外,Coen还一直同那些见好就收、就地分钱的股东们做斗争,认为“公司的存续完全是扩张利润支持的,如果没有扩张的胜利,公司很快就完蛋。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与耐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司是最早实现本地化经营的公司,可能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

公司的利润率和分红情况
由于公司完全垄断了香料来源,所以利润率很高。如1632年,7艘香料船从印度回到荷兰,香料销售收入为1000万盾,而全部成本只有300万盾;有些年份香料的销售利润更达到了1200%。
从1602年公司成立到公司停发股息的1782年,平均每年股息高达18%。据估算从1602年1782年,东印度公司总共交给股东利息232200万盾,等于股本的36倍。
如果运气好,一张3000盾的股票在80年中获得的股息高达107665盾。
(非常惊人的利润率。)

公司在东西方贸易中所占的贸易量
1。直到法国人成功盗取香料种子的1770年前,公司完全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
2。公司同时参与了其他一些商品的东西方贸易,并占据重要份额。如在18世纪的100年间,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达到6000万件以上;而1729—1794年,仅荷兰东印度公司便运销瓷器达4300万件。(也有运往东南亚的,并非全部输入欧洲)。另外一个例子是茶叶,从1776年起,广州输出茶叶分配如下:英国600万磅、荷兰450万磅、法国210万磅、合计1500万磅,荷兰东印度公司占据30%份额。
3。公司还同时是亚洲内部贸易的积极参与者,如很长时间以来,公司都是日本唯一的外贸交易对手。

公司倒闭的原因:
随着香料贸易垄断局面的打破(法国人成功盗取了香料种子并在其他地方移植成功),公司的高利润时代过去了;而与英国的战争导致公司陷入了困境;同时,公司面临着臃肿的组织结构,大量的雇员和要塞,以及日益严重的腐败问题,最终导致公司破产。
1782年开始停发股利,1798年被共和国接管。1799年12月31日宣布解散。
(公司和所有现代公司一样患上了大企业病,看来如何防治大企业病确实是一个永恒的公司治理问题。)

关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些资料(1)

September 17th, 2005

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公司成立的背景:
由于目睹了葡萄牙人在东方贸易上获得的巨大利润,从十六世纪末一些荷兰的滨海城市就分别派船到东方贸易。可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彼此互相竞争的结果是买贵卖贱,赚不到钱。于是,在1602年,由国会特许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n Company,其荷兰语名字为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让相关的港市以商会的名义入股公司。这家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公司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
她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和第一家发行股票的公司。
(公司成立的背景就是为了摆脱恶性竞争,而目前中国在很多出口领域就存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的恶性竞争问题,也许可以引以为鉴。)

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股东
公司的初始资本(start up capital)是6,424,588荷兰盾,由Amsterdam, Zeeland, Rotterdam, Delft, Hoorn and Enkhuizen这六个城市(Zeeland是省)的商会(不同城市的股东通过商会来持有股份和行使投票权利)组成,他们的股份构成如下:
Hoorn 266868
Delft 469400
Zeeland 1300405
Amsterdam 3679915
Rotterdam 173000
Enkhuizen 540000
TOTAL 6424588
在最初的358名股东中,有很多敢于冒险的小企业家。而在VOC的股份注册单中,1143名tenderer(投标者?)中有39名德国人和不少于301名的比利时人。(公司一开始成立的时候股东结构就已经是国际化的了。)

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组织方式
有一个董事会,可是由于人员较多,所以公司的实际权力掌握在一个名为“十七先生”(Heeren XVII)的委员会手中。委员会人员的构成与股份构成类似,Amsterdam占8名,Zeeland占4名,其他城市共4人,还有1个人由Amsterdam以外的商会轮流担任。任何一个商会都没有绝对控制权,但在实际中,公司的运作还是控制在Amsterdam手中的。(尽管Amsterdam在股份数量上超过半数,但为了制衡其权力,在最高决策机关中其投票权利仍然少于半数。)
每个商会监督并装备自己城市被允许派出的商船,而每个商会允许派出的商船是根据其股份总额分配的。
(从这个组织方式可以看出,公司的运作仍然具有地方主义。)

胡锦涛访问墨西哥

September 13th, 2005

Mexico Builds Trade Ties With China

Published: September 13, 2005. by NYTimes

胡锦涛访问墨西哥,和墨西哥总统签署了一些小的协议,包括税收互惠的协议和一个将来允许中国公司在墨西哥开采矿藏的框架性意向书,以及可以通过墨西哥出口的葡萄换取中国的梨。在平和的气氛下,其实是两国敏感的关系,特别是在贸易方面。
中墨之间的进出口比例是31:1,而且除了正规渠道的商品以外,还有大量的走私品在墨西哥国内泛滥。同时,中国还把墨西哥从美国的第二大进口国的位置上挤了下来,日益取代墨西哥作为美国轻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国的地位。
而在整个拉丁美洲地区,中国正在美国的注视下跟很多国家签订了矿产资源的合同。在墨西哥,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因为墨西哥的宪法规定外资是不能进入其国家石油公司的,同时墨西哥也缺乏丰富的铝、铁矿石资源。
墨西哥总统Fox希望中国能在缩小贸易逆差以及打击走私上出力。其中的措施包括两国直飞航线的建立和让墨西哥成为中国公民团队旅游的目的地。

还提到的一个小插曲是胡锦涛在参观参议院的时候被困在电梯里15分钟,外国元首居然被困电梯,这种事情在中国不可想象,可见中国的基础设施在发展中国家中确实是顶尖的。

both legal and contraband
the thriving market in smuggled Chinese goods 关于走私品的两种说法
the yawning trade deficit and the dumping of contraband Chinese goods
~~~~~~~~~~~~~~~~~~~~在美国谈论的最多的中国问题

hegemony 霸权
“And what we are looking to do is to see this re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portunities and no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threat.” 一个墨西哥官员对中墨关系的看法。

今天参加了贾平凹的访谈节目(续)

September 10th, 2005

说说贾平凹在访谈节目上给我们讲的一些小故事,也算是此行的收获了。
1。家乡人对于贾平凹的评论:“像他那个水平的人,我们这里可以拉出一车子。”(这句话我是相信的,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所孕育出来的民间力量是伟大的,但是这种力量却往往用于内耗之中。)
2。贾平凹治愈乙肝的几招:
(1)与自己的肝脏聊天,因为他认为人的每个器官也都是有生命的,应该多给他们说好话,平时也要注意爱护他们,才能鼓励他们好好干活;(这应该算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方法吧,我也是相信的,人虽然是高度进化的生命,但各种器官之间的协调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2)每天多干好事,干了好事心情就好,心情舒畅身体也好;(也许是心情好真的能分泌一些什么激素?但是确实挺过很多类似靠好心情来治愈不治之症的例子。)
(3)每天早晚吃大量的(15颗?)的维生素丸,这就不知道是什么道理了。
3。《废都》书稿的神奇经历。当年《废都》书稿写好以后,贾平凹住在一个简易的住处,一天因为忘关水龙头而导致水淹三军,但是家里淹成了泽国,很多东西都被淹了,而放得很低《废都》书稿却奇迹般的只是湿了一点点。
4。与三毛的故事,两个互相有联系的作者。三毛去世后,在鸣沙山那里弄了一个衣冠冢,贾平凹去凭吊了,他不知道衣冠冢的所在,于是默念,五分钟内将有一个穿白衣的女子出现,她所经过的地方即冢之所在。结果,真的遂他所愿了。然后用香烟凭吊,香烟又烧得很快,他断定是三毛地下有知。还来了一支蜘蛛,蜘字的右边是“知道”的知,于是他又断定是三毛地下已经知道他的到来了。(文人想象力果然丰富,或者是特定的环境能激发如许的想象力。)
5。最新即将完成的一部作品可能叫做《我的城市生活》,是描写农民工来到城市以后依靠捡破烂来维持生活的故事,他给我们讲述了农民工的艰难处境。也许,以贾平凹的功力,这部作品真的很值得我们期待,那种触目惊心的感觉真的需要我们城市人去体会,城市化和如何城市化是中国未来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今天参加了贾平凹的访谈节目

September 10th, 2005

今天去香山附近的一个地方参加了“鲁豫有约”对贾平凹的访谈,第一次参加电视节目的现场录制,说说自己的感受。
首先我们这些观众完全就是摆设,还以为能有点互动之类的东西,结果主持人和嘉宾一访谈完马上就走了,根本没有留下任何机会给我们这些热心的参与者。可要知道,我们中间有些人还专门在这几天恶补了贾平凹的小说,准备提问的呢。
现场的导演二十来岁,倒是挺会搞气氛,在主持人出来之前的二十分钟无聊时间里把观众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还和音响师配合了一下,玩了一些小把戏。观众中间还蹦出一个号称是藏族的舞蹈老师,跟这个现场导演两个人一唱一和,真有点像小品,逗得我们笑得不行,看来艺术果然来源于生活。只可惜像这种讲故事的访谈节目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呵呵,没有什么现场乐队给我们提神,凤凰台真是够小成本的),到后来很多观众还是昏昏欲睡了。
访谈的内容其实跟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很多关于贾平凹的访谈内容很相近,看来贾老师也是拿着一套讲稿到处讲课的类型,感觉贾大作家不是很善言辞。当然了,还有那句著名的话:“普通话是普通人讲的,我不讲。”所以从头到尾都是用陕西话在讲,听得我等非常难受,更拉近了我们与周公的距离。
在访谈中,还不是插播一下关于贾平凹的小故事,台上的两个人得以利用这段时间喝口水,整个节目的录制非常紧凑,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气呵成。这点倒是让我佩服他们的高效率。
摄像机的镜头主要都是在捕捉观众中清亮的面孔,当然被捕捉到的面孔都必须全神贯注的听着故事了。
下面说一下贾平凹所讲的故事中的一些出彩的地方。

回归时变量为什么要取log/ln

September 8th, 2005

直到今天才发现自己可能知道为什么了,并不是简单因为这样做可以减少变量的变动范围,也不是因为很多理论模型中需要对变量来取log来取得弹性这个比较容易解释的概念,而是这样做可以让绝对量和比率这两种在回归中经常出现的变量可以取得同样的度量。
因为对于一个绝对量X来说,d lnX=d X/X,是一个变化率的概念,而在很多回归中经常需要把绝对量和一些比率放在一起,那么对绝对量取ln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两者之间在度量上的差别了。
举例:GDP是一个绝对量,d lnGDP就是GDP的变化率;如果同时有失业率y在回归方程之中,则d y也是失业率的变化;于是d lnGDP和d y都代表着一个比率的变化速度,在度量上就是同等的了。

Bra战争

September 4th, 2005

The Bra Wars
September 3, 2005, NYTimes

大意是批评美国最近对从中国进口的bra和其他纺织品的限制,认为这跟欧洲在各港口扣押大量来自中国的纺织品一样愚蠢。一个研究机构的研究显示,那些提供给穷人消费的纺织品所承受的关税比其他商品都高,结果,以保护工作为名义,穷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而像欧洲的这种扣押行为也肯定会对欧洲的小零售商和中小商人造成很大冲击。对于欧美来说,自由贸易往往只意味着保护那些选定的大企业。
中国占领大众纺织市场是必然的趋势,对于欧美来说,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培育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同时对纺织这样的行业中的工人进行再培训。

从飓风破坏到滩涂保护

September 4th, 2005

据说这次Katrina飓风造成重大破坏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新奥尔良在城市开发中破坏了大量滩涂,这让我联想到了中国的情况。现在中国的各个沿海城市都在拼命围垦土地,原因跟中国的土地制度紧密相关。
耕地资源的减少使得2003年以后对耕地进行保护,每占用一亩耕地就必须新开垦一亩新的耕地来补偿。而围垦出来的土地是未定性的,用于开发并不影响整体土地资源安排,所以成本最低。另外,如果在其他地方占用了耕地,也可以通过围垦滩涂变成耕地来实行所谓的“占补平衡”,同样大大减少了占用土地的麻烦。
滩涂的占用一方面破坏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另外在沿海地区面临巨大台风的破坏时,将会出去屏障,可能造成更大的灾难。
跟新奥尔良一样,上海也位于大河的出海口,尽管上海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很少遇到台风的正面袭击,但是谁敢保证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呢?而一旦发生,将是对中国经济的最严重破坏。
而在其他容易受到台风袭击的地方,如广东、福建和浙江沿海,这种围垦滩涂的行为也同样炽烈,谁敢保证这些地方的将来呢?

美国传媒巨头在中国

September 3rd, 2005

Media Executives Court China, but Still Run Into Obstacles
August 29, 2005, NYTimes

美国的四大传媒巨头在中国:
Viacom, with its president Sumner M. Redstone
MTV在广东落地,而一些节目则在CCTV播出。据公司说,该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已经实现盈利,这些盈利主要来自广告收入,小部分则来自加盟费。

News Corporation, with its head Rupert Murdoch
新闻集团在其中占一半股份的合资公司成立的申请上周没有获得批准,而实际上,通过把包括国家地里频道在内的节目通过地方有线电视台播出,新闻集团早就绕开了这个障碍。目前,新闻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包括星空卫视以及凤凰卫视的少数股权。

Time Warner, with its chairman Richard D. Parsons
时代华纳继续在中国投资电影院线,同时拥有CETV的少数股权,而这家电视台的大股东是Tom Group。

Disney, with its president Robert A. Iger
迪士尼也许是这几家公司中在中国投资最多,也最有可能获得短期成效的公司。迪士尼的授权玩具和杂志都很畅销,更重要的是香港迪士尼乐园今年就要开张了。

最近,中国有在传媒市场上收紧控制的迹象,悲观人士认为是胡锦涛上台以后的一个长期取向,而乐观人士则认为是中国政府维持社会控制惯用的手段而已。而随着2008年奥运的临近,中国要为这件大事做好准备,包括在传媒市场上,所以很多传媒界人士都认为中国的这种收紧只会是暂时的。而奥运会将会带来大量的广告和其他收益,所有已经在运营的有线网络都将从中受益。此外还有人认为,中国的新领导层将比旧领导层更能容忍不同的政治看法,而最早的受益者将是Disney。当香港在2003和2004年遭受民主抗议活动时,新领导层的反应是放松内地居民进入香港,这将会为9月12日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开幕带来源源不断的游客。尽管政府想加紧控制,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美国文化正日益深入中国。Disney的玩具、卡通形象和美国的电影正在这里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而对于美国的传媒公司来说,一件既喜又忧的事情就是中国的盗版问题,一方面方便了美国文化的传播,但同时又伤害了美国公司的利益。

Hutchinson Whampoa 和记黄埔
Li Ka-shing 李嘉诚
In China, it is always two steps forward and one step back. by Mr. Readstone
Even if the Chinese tried to keep foreign cultural icons out, piracy would make them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