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发展之惑
March 18th, 2006这是一篇Wall Street Journal上的报道。
在印度的孟买,有一半的人居住在贫民窟里。为了对机场进行扩建,需要对机场附近的贫民窟进行拆迁。但是这遭到了这里居民的反对。因为现在的贫民窟生活已经得到了改善,甚至逐渐形成了自己相对舒适的社区,这里的居民对于政府的补偿和安置问题却都没有信心,所以他们不愿意搬离这一块他们非法占据的藏身之所。而且,他们是这个城市最大的选民群体(富人不会去关心政治,所以贫民窟的民众就是当地政府最大的票仓),政府不愿意得罪他们,甚至在政治家的努力下,这里的很多公共设施得到了改善。这就使得在这里一切的事情都进展缓慢,这个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远远的落后了。应该说这里有点预算软约束的意思,在一开始条件不好的时候没有让这些社区消失,结果这些社区就像一个不良项目一样吸引着政治家不断投入资源,以致到最后形成了足够大的沉没成本,此时再对这个项目进行改变已经很困难了。(我想,为什么印度政府不能够直接找一个地方建新机场呢?)
这就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在遇到发展机遇时的困惑,因为民主制度更多地适合于一个稳态的社会,他适合于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而在面临机遇的时候,民主的反应就要滞后得多,所以到底一个社会的制度如何选择,如何寻找一个适合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制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