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的华人留洋史
近来看了《西方的中华帝国观》这一本书,里面的一个章节“移民”看了以后,觉得跟今天的情况很类似。
在中国的国门19世纪中被打开以后,大批的华人苦力被西方的殖民者用各种方式贩运出去。这本书里主要介绍了一些状况比较好的中国苦力,通过翻阅网络资料,你就能发现很多状况差得多的华工。
一些苦力到了美国,参与美国的西部开发,因为当时美国的劳动力奇缺。他们基本上是以契约劳工的身份过去的。华工拿着当地人一半的工资,但是华工的勤勉是令人吃惊的,在开始的时候也受到了欢迎。随着华人渗透到了各个领域,用低廉的价格与当地的白人展开竞争。结果,资本从中获利了,但是当地的劳工受到了打压。据说甚至还有终于纺织厂的厂主把华工从西部带到东部麻省的纺织厂中,此举成了当时很多工厂主认为值得推广的行为,以此来威胁当地的工人接受低工资。结果,当美国当地劳动力变得相对充裕以后,找不到工作或者竞争不过华人的白人就掀起了不满的浪潮,最终,在当地人的压力下,通过了禁止华工输入的法律。
今天,流动的方向跟当时相反,是美国的资本流动到中国,直接在当地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这种方式的政治成本更低(工人是中国工人,美国的资本不需要付出工钱以外的其他责任)。这种竞争的结果还是一样的,美国本地的工人不可能跟中国的工人相竞争,于是,他们又掀起了新的反对浪潮,宣称要对中国商品进行限制。
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100多年前的问题今天换了一个方式又重新出现。
参考书:
西方的中华帝国观 / (美)M.G.马森著; 杨德山等译
时事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