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一片翻译(辛辛苦苦敲得哦)
他会走多远——关于人民币币值重估
翻译自”Economist” Jul 21st 2005,不准确的地方,敬请见谅。
中国对他的货币进行了重新估值,并与一揽子货币绑定。对于他自身来说,这几乎不会减慢他的经济增长,但却有助于缓解贸易紧张局面。
这迟早都要发生,而7月21日他发生了。中国放弃了他维持达11年之久的以1:8.28绑定美元政策。人民币将会与一揽子货币绑定,而第二天的中心汇率会在每一天交易结束的时候设定。货币被重新估值了,尽管没有像美国和其他国家要求的幅度那么大——人民币的中间汇率上升了2.1%,为1:8.11。
当本期杂志付诸印刷的时候,对这个新系统是如何运作的还不清楚。中国政府称之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意味着管理会多于浮动。而中国人已经开始行动这个事实才是最重要的。而最终的政治和经济效果将取决于这次重估能走多远和多快。
特别的,这种小幅度的调整并不会对中国正在快速扩张的经济造成很大影响。在汇率制度变化前一天,中国官方公布了2005年第2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9.5%,比一年前的同期水平要高。而工业生产,截至6月底增长了16.8%,固定资产投资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4%,尽管这都比2003年底的数字低一些,但依然强劲。而通胀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则是适中的,上月是1.6%,比一年前的5%多要低。
事实上,经济的放慢速度要比这些被高度怀疑的官方数字更加显著。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有一个机构性的倾向,在一个经济周期的低谷期高报数字,而在经济周期的高峰期则低报数字,以减少数字的变动性。通过一些物质指标可以判断,比如电力消费或者货运周转量,中国GDP的增长率在2003年达到了12%的高峰,而在2006年将会放慢到8%。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多的靠固定资产而不是消费来拉动(与西方国家不同),所以特别容易受到企业投资和政府基础设施投资放慢的影响。
大摩亚洲区经济学家谢国忠说:“在一个投资周期里,领先指标包括利润率、产品价格和资产价格,因为这些指标可以预期公司的现金流或者公司借贷的能力。”而这三个指标都在放慢。在过去五年里,中国的工业企业享受到了创纪录的利润率,因为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工资和原材料成本的增长速度。在2003和2004年,工业生产和销售收入的实际增长率接近30%,而分析家预测这个数字在2005年将放慢到大约15%。由于商品(原料?)价格高企,企业的利润率被压挤,一些过热的行业比如汽车、钢铁、水泥和基础原材料受到的影响更大。
资产价格在一段超高速度的增长以后同样慢了下来,特别是在大城市。上海的房价,自从1998年以来上涨了接近一倍,而在今年的第一季度还上涨了差不多10%,但自从4月中旬以来已经下跌了10-20%。在大部分市中心地区交易量也萎缩了,因为政府开征了物业销售税,并提高了按揭贷款的门槛。
总而言之,中国正如自己所愿向着软着陆的目标前进。管理层这次的行动比1990年代中期更加早和果断,在增长超出控制之前就已经开始控制了。政策制定者也变得更加老练,选择了一些特定部门进行行政控制,同时开始向以市场为基础的手段转换,这包括了去年十月提高利率来控制货币和信贷的增长。一个变得更贵的人民币——也许在这周以后还会有很高的升值——将会给经济增加一个减慢的因素。
此外,经济看起来也更加均衡了:有一些迹象显示消费正与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以其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收入的增加正在提高家庭的消费能力,商品零售总额在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而农村也终于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角色,在六年暗淡的增长以后,农村居民的收入在今年上半年提高了12。5%。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可以高枕无忧了。在另一方面,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的建设开始支出,经济面临着重新喷发的危险。另一方面,这些年来建立的大量生产能力,意味着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经济下行(比如美国的经济增长减速而带来)就可能把国家重新拖入通货紧缩的危险。在中国,已经有9/10的商品是供过于求的。
在短期内,最大的担心是中国正在成为他在国际上巨大成功的牺牲者。直到最近,中国仍然是拉动世界经济的强力引擎,如果他放慢下来,现存的政治和贸易紧张将会加剧。因此对于中国来说,他减慢国内增长速度的一个非常不幸的副产品就是会导致爆炸性增长的贸易顺差,因为进口增长速度会减慢而出口增长依然强劲。六月,中国的出口同比增长30.6%,而进口增长仅有15.5%,这就使得当月的对外顺差扩大到了97亿美元。2005年以来累计的对外顺差已经达到了差不多400亿美元,比去年全年还要多。今年的经常性帐户顺差讲达到GDP的9%。“仅仅一年以前,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工业产品进口国,但是今天,大陆正在成为重工业产品的净出口国,现在轮船上装载的不仅是仿制品,还有钢铁、其他金属以及化学产品,正在以可观的速度增长。”瑞银亚洲首席经济学家Jonathan Anderson说。
进口速度(除了日用品以外的其他所有物品)的减慢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这些在中国做生意的企业已经面临着日益剧烈的竞争和供过于求。而大陆的公司在出口中正变得越来越有野心,他们出口所有的东西,从纺织品和钢铁到机电产品,甚至是汽车。宁波波导,一个以浙江为基地的公司,正在用他的廉价手机淹没亚洲,因为它在国内出售已经无利可图。
人民币的重估应该能让这些问题带来的压力减少一点。美国的政客们一直都要求在这个方向上有所行动。但政客们要求中国走得更远一些。而同时,随着贸易以后,投资也开始成为一个触手可及的问题。对于他那高达7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已经不仅仅用于购买美国国债了,他也开始购买实物资产。中海油对优尼科185亿美元的出价已经引起了华盛顿的恐慌。中国这一周的行动也许会把贸易保护和要求升值的声音暂时压一下。但如果中国经济减慢,从而导致世界经济也放慢的话,这些声音又将会马上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