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俄罗斯改革的书(续2)
对书中的一些摘录和小小的点评
俄国的反危机措施(1998年经济危机时)
在巨大的国债危机前,俄国的经济终于崩溃了,这一天是1998年8月17日。
先后上台的是基里延科,切尔诺梅尔金和普里马科夫政府。前两个政府的纲领都没有被议会接纳。(评论:如果这是在中国,不知道这些政策会不会被否决呢?)
基里延科政府的反危机纲领单一强调解决预算和金融部门存在的问题,主要的办法是压缩政府的开支和举借更多外债。首先,把更多的预算开支动员出来偿付国债。显然,政府不但没有去铲除国债危机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危机的原因,而且还计划继续不惜一切代价的执行支撑国家短期债券和联邦长期债券“金字塔”的路线。这就是说,要牺牲未来的预算收入,或者牺牲未来的几代人。(182页)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措施还包括向外国举借200亿美元的新债务来支持卢布汇率和为国家履行债务义务担保而且,要用外债来取代内债(尽管外债的成本也许要低一点),但这个政治风险太大了。国家借内债和外债的区别:借内债如果无力偿还政府和央行可以有很多克服困难的方法,包括债务重组、本币贬值、延期支付等。如果是外债无力偿还,采用什么手段来克服就得听命于国外债权国和IMF,他们采用的手段包括从查封账户到迫使俄罗斯在贸易、土地使用权、自然资源控制等方面交出自己的国家主权。(183页)(评论:和满清时代的中国何其类似)
在卢布面临贬值威胁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将不惜伤及生产领域的投资,提高利率,以减少从事俄罗斯国家债券投机生意的非俄罗斯居民损失超额利润的风险。汇率变成了宏观经济决策中的最新崇拜物,维持汇率稳定现在被看成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188页)(评论:在经济决策中,当你盯住了一个目标不放,往往意味着你丧失了政策上的灵活性,也就丧失了很多解决危机的方法。)
切尔诺梅尔金的“经济独裁”计划:首先将债务和卢布贬值,然后将卢布汇率固定,实行货币局政策,将货币供应量与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数量挂钩。这就意味着俄罗斯将丧失自己的货币主权。这个计划是在前阿根廷财政部长多明戈·卡瓦略的帮助下起草的,并且得到乔治·索洛斯的支持。在这种政策下,货币流通量将进一步缩小,生产企业将进一步萎缩,而同时俄罗斯将专门从事原材料生产的专业化分工。(195页)(评论:新自由主义对于落后国家确实不是一个适用技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新旧技术发展时代的更迭,资源会从旧技术发展时代的再生产框架流出,经过重新分配用于扩大新技术发展时代的再生产,同时生产能力也会在新的技术基础上得到现代化的改造。而在指令性经济条件下,当新技术发展时代到来时,先前的技术发展时代还要同时被保留下来,而与之相关的生产体制和组织体制就成了旧时代的后盾。结果,国民经济具有多种技术发展时代并存并自我再生的特点,这个特点造成了技术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迟滞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243-244页)(评论:我觉得这段对于前苏联的技术和经济滞后原因的分析十分透彻,换个角度说,这也是科尔奈所说的软预算约束的一种,计划经济中没有市场经济那种通过强制性的破产来未经集体“洗澡”的方法,是计划经济失败的重要原因)